炼字精巧的古诗与典雅幽美的国画是中华文化瑰宝,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不论读诗,还是赏画,都是场美妙绝伦的艺术享受。如苏轼、杜甫、秦观等大家,更是将笔墨丹青融而为一,或以诗作画,或以画作诗,带给读者无尽赏味之趣。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诗里的山水,在诗句中流连大自然绝美的画卷。
统编语文教材小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二个识字单元,收有一首古诗《画》:
远远看去,山有层次和颜色;凑近去听,流水却没有声响。春天已经过去,花还在开放;人走近了,鸟儿一点也不受惊扰。
诗的标题已经告诉了读者,这描写的是一幅画,是从画中看风景,因此诗中的“山”“水”“花”“鸟”均为画中之物。但从观者来看,由于画得十分逼真,所以几乎忘记了眼前是一幅画,而仍以自然界的真实,来看待画中的物象,所以有了“远看”“近听”的打量,又有了“花还在”“鸟不惊”的惊讶。
诗文短短二十字,却意境绵绵。读完,仿佛身处蓝山碧水,唇齿之间都萦绕一股鸟语花香。这么美的诗,是谁写下的呢?要说本诗作者是谁,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和声音,专家们查阅了许许多多典籍,挖掘到宝贵的蛛丝马迹,做出好几番猜测。你也想知道作者是谁吗?请准备好,我们一起来探访这位神秘的写诗人吧!
家长朋友们小时候也一定背诵过这首诗,也许会马上产生疑惑:这不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吗?怎么统编教材里却没有署名呢?是呀,有一段时期内,语文教科书里,这首诗的作者写的就是王维。
最早的语文课本里,这首诗其实是没有署名的,比如汪曾祺在《我的小学》里就提到过,这是课文中的一册谜语。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许多的语文教材中都将此诗加标题为《画》,并署名为王维,这大约与一些新的出版物如《唐诗三百首》《唐诗鉴赏》等持有此说有关。不过,无论是在王维的《王右丞集》,还是在《全唐诗》中,都找不到有这首诗。所以,说这首诗的王维所写,看来并没有令人信服的依凭。只是据说此诗是题写在王维的画作上,但题诗人到底是谁,也很难说清。
新课标时代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A版里,也许是急于想纠正其他语文教材的错误,把这首诗署名为清代诗人高鼎。
同时由语文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字海探源》(金仑、林霖著)中,也是将此诗归于高鼎名下。可清代诗人高鼎生活的时代已是晚清,《画》这首诗产生的时代,不太可能如此之近。
目前更受支持的一种说法,认为是南宋僧人道川禅师所写,因为有很容易找到的历史典籍作为依据。在道川禅师所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颂》(即《川老金刚经注》)中有原诗,后来被多种《金刚经》的批注本所转录。现在网上可以查到有《金刚经注》卷中《离相寂灭分第十四》,其中就转录有道川禅师的话:
山河大地,甚处得来。颂曰: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如何言不会,只为太分明。很多人据此认为,此诗只是为注释《金刚经》所写的偈颂诗,原诗没有标题,全诗总共有八句,而不是现在流传的四句,其中第一句里是“远观”,而不是“远看”。他们以后面四句“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如何言不会,只为太分明”中的佛教思想,来解释前面四句,认为小学课本中选的《画》,是误会了作者的思想。经他们这么一解释,使本来通俗易懂的“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四句诗,变得神秘起来了。
其实,正常人读这诗,也必然能读出前面四句和后面四句,本来就不相关。把南宋道川禅师看成是本诗作者的人,忘记了一个事实:古代僧人写偈颂诗时,也常常会借用已经流传的现成诗句。
据《光明日报》2019年1月15日所刊杨琳的文章考证,比道川更早的一些禅师在他们的谈话中也引用过这首诗。宋正觉拈古、元行秀评唱《请益录》卷上《第四十五则白水沙水》:“佛鉴拈云:‘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此一联语是题山水画图。”,该文作者还认为:宋代磁州窑出产的陶瓷枕上常题写诗词、格言作装饰,其中也有这首诗。这都反映了该诗在宋代的流行。
(明朱有燉搜集前人书帖临摹刻石,于永乐十四年拓印成一部《东书堂集古法帖》,其中乙十一号收录了宋太宗赵匡义的一幅墨迹,书写的就是“远看山有色”这首诗。)
注意上面宋太宗赵匡义的这幅墨迹中,第一句里面是“远看”,并非“远观”,证明现在语文课本上的诗句才是最早的版本。
作者杨琳追溯这首诗的最早出处,是宋代文献中记载的唐代南林庵主释了明临寂前,告弟子之语中有“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前两句,后面两句来自哪里,仍不可考。所以,目前能确定的,就是此诗应为唐人作品,题为《画》属今人所拟。所以现在统编语文教材中该诗无法署名,是正确的做法。
拿到了这么多张作者身份的神秘卡,你的心里有答案了吗?
欣赏过这张静谧安然的风景画,我们去看看当诗词动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呢?
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北大阅读课》二年级上册中,有一个专门谈图画的单元,其中曾将上文提到的《画》,与明代著名画家沈周的《题画》进行了比较。
沈周
碧水丹山映杖藜,
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
飞入乱云深处啼。
开篇一句的“碧水丹山映杖藜”,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碧绿的水,红色的山,人物也出现了,首先吸引目光的是映衬在环境色中的藜杖,然后我们会发现一个拄杖的老者。为什么是“丹山”?为什么是“映”杖藜,到第二句“夕阳犹在小桥西”才揭示出原因,原来夕阳还在小桥的西侧,没有完全下山,它的霞光映染了眼前的一切。这两句描绘已经把画面非常完整地呈现出来。后两句诗人镜头拉近,以神来之笔,点活了整个画面。老者也许是感慨景色之美,不禁吟诵起诗章;也许是拄杖行走吃力,发出轻微的叹息。这细微的声响,竟然惊飞了溪边的小鸟,让这一幅自然风景画,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
语文课本中说的“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表现的正是一幅传统中国的山水画卷,但这是一幅静止的山水画;而在沈周的这首《题画》诗里,则是把无声的画面,完全写活,赋予了自然画卷以灵性和人物的生气,整首诗充分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恬静之美。
中国古代文人有在画卷上题诗的传统,题画诗通常集中在文人们常画的自然山水,或乡村田园类题材。《北大阅读课》中的图画单元,除了沈周的这首《题画》之外,还推荐了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题画》:
袁枚
村落晚晴天,
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
牛背一鸥眠。
宋代诗人张舜民曾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如果说沈周的《题画》诗中有小桥流水、夕阳西下、老翁杖藜、远山飞鸟,都是古代山水画家常有的作画题材。而清代袁枚的这首《题画》,则反映了另一番有趣的乡间生活小景,村落晚晴、桃花映水、牧童与牛等等。总之,这类题画诗,通常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乡野的热爱之情,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生活状态。
读了这几首如画美诗,和这些诗背后的小故事,你一定深深陶醉在美好的自然风光里了吧!在《北大阅读课》里,还有更多精彩的小诗等你去发现!
在《北大阅读课》的图画主题单元里,还有其他关于图画的现代诗歌和古今故事,比如英国斯蒂文森的诗歌《冬天看图画书》、俄国谢尔盖耶夫的故事《路上的画》、王统照的现代诗《从图书中》、美国马克·吐温的幽默童话《看画》等等,如果结合起来读一读,就会更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