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考新动态
9.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该题要求学生在准确解读三家不同媒体报道的基础上,探究它们不同的新闻立场,分析文字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信息时代语文生活对学生的客观要求。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 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要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不仅需要考生提炼出“主体与客体”“镜子与自画像”“个体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还要探究“好”的标准和“画好”的关键,体会理性思维与社会实践的辩证统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宁就新高考的改革动向给与精准评价:
过去有一段时间,语文课过于文学化,理性因素不足,习惯于想当然,对所以然不关注,对因何如此的思辨更是有所忽略。2020年语文高考试题,特别是选择题里暗含的推理、概括、辨析等理性思维要素,精准度很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必须有思维能力支撑,而思维能力反应的是语文综合素养中很关键的能力。
这一评价道破了高中语文学习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理性思维”关系的玄机。紧跟课改新步伐
其实,高考的一系列变化并非偶然。2019年1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把立德树人融入考试评价的全过程,联通招考、教学的全流程,要让考试回归课堂和教材,降低试题难度,增加宽度和广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就高考改革的新方向问题,也给与明确指示:要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2020年5月,教育部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版)进行了修订。从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发现新变化:规定了语文学习18个任务群。这18个任务群和过去的教学内容相比,增设了活动类学习任务群。
3
新教学紧随其后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当下最关注的无疑是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将从2019年秋季开始,陆续投入使用,到2022年,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这一系列新变化的产生,必将给我国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方面带来一系列新变化。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新教材精心设计了四个全新的独立学习单元,分别是“家乡文化生活”“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逻辑的力量”,以对应新课标中新增的活动类学习任务群。为适应新教材这一变化,现代教育出版社邀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顾之川老师做总主编,并召集多地一线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在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标、新教材的基础上,对这四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开发,推出了这套高中语文“单元学习任务书”。
- 从事语文教材编写及语文教学研究多年,曾主持编写人教版多套初中、高中语文教材;
- 出版有《语文工具论》《顾之川语文教育新论》《顾之川语文教育论》《语文论稿》《明代汉语词汇研究》《中国文化常识》《顾之川语文人生随笔》等论著。
丛书主要特点
深度解读教材要求,经过结构性梳理、系统性整合、创造性重构,将教材任务目标化。
科学设计学习任务(项目),抓住必备知识、掌握学习方法、理解客观规律、构建学习能力,将任务(项目)情景化。
既有必备知识的延伸,又有他山之石的示范;既有文本形态的资源,又有跨媒介其他形态的资源;既有背景性资源,又有程序性资源。
科学设计评测指标,有序构建评测模型,强调可测、好测、测好。既有过程性测评,又有结果性测评;既有知识性测评,又有素养分析。
为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新教材的改革方向,引导教师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新教材中“活动单元”的教学目的和方法,顾之川老师专门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活动单元”的教学问题进行了视频讲解。点击图片即可在线收看
言而总之
对高中语文教师来说
“单元学习任务书”是一套切中肯綮的教学指导书;
对高中学生来说
“单元学习任务书”是一套实用的语文学习工具。
更多“学习任务书”相关信息与视频资料
敬请期待!